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和生活水平的提升,導致分娩中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逐漸上升,母兒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危險度也逐漸增加,2020年1月,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(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, ACOG)頒布了新的巨大兒指南,該指南在2016版“指南”的基礎上有所更新。
巨大兒的定義
描述胎兒過度生長的術語有兩個:
【大于孕齡兒】(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,LGA)及【巨大兒】(macrosomia)
1) 「大于孕齡兒」意指出生體重大于等于同孕周相應重量的第90百分位數
2) 「巨大兒」意指任何孕周胎兒體重達到或超過絕對出生體重(通常為4000g或4500g)
巨大兒的分類
出生體重4000-4499g,異常分娩及新生兒并發癥明顯增加
出生體重4500-4999g,母兒并發癥明顯增加
出生體重達到或超過5000g,死產及新生兒死亡率增加
母體發病率
增加母親難產的幾率
分娩時出血量增加
會陰撕裂甚至子宮破裂風險增高
胎兒發病率與死亡率
巨大兒增加肩難產的危險,肩難產在所有陰道分娩中占 0.2-3.0%,當出生體重超過 4500 g 時,風險增加到 9-14%。當母體合并糖尿病且出生體重達到或超過 4500 g 時,肩難產率則達到 20-50%。肩難產和巨大兒最相關的胎兒損傷為鎖骨骨折、臂叢神經損傷。巨大兒的鎖骨骨折風險增加約 10 倍。
巨大兒與 5 分鐘 Apgar 評分降低、低血糖、呼吸問題、紅細胞增多、胎糞吸入、入院率增加、NICU 住院時間延長、遠期肥胖等均相關
這些寶寶天生更重
1、男胎平均體重會比女胎重一些
2、父母的基因和身材等遺傳因素影響
3、二胎會比一胎出生時重(如果一胎是巨大兒,二胎是巨大兒的風險更高)
這些媽媽容易生巨大兒
1、準媽媽在懷孕前就超重或肥胖
2、懷孕后不斷增加營養,體重飆升
3、孕媽懷孕前或懷孕中被診斷為糖尿病
4、高齡產婦、分娩孕周太遲等
如何避開“巨大兒”風險
1. 按要求產檢(建立孕產婦保健檔案,在醫生的指導下規律產檢)
2. 控制孕期體重
u 孕期補充葉酸,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,選用碘鹽
u 保證孕前基本的膳食平衡即可,不需要增加額外的食物攝入,防止早期體重增長過多。
u 孕晚期增加奶(200克/日),魚、禽蛋、瘦肉(共計50~75克/日)的攝入,超出這基礎上的過剩的營養最終都只會變成媽媽和寶寶的脂肪。
u 除開一些特殊疾病,中晚期每日可進行適當的活動如:快走、孕婦瑜伽等
孕前體重控制及血糖控制
u 孕媽媽在備孕時,可在孕前減重至正常范圍,可降低巨大兒出生的風險
u 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在既往指南中、最新指南中均已確定為預防巨大兒發生措施之一,故孕婦血糖管理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是被推薦的,通過生活方式、飲食運動、藥物干預降血糖,這是減少巨大兒發生的有效方法。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